亚心网讯(记者李莎莎报道)四年前,她爱玩、爱笑,喜欢画画、跳皮筋、打沙包、抓石子……现在,她只喜欢站在窗户前发呆。邓玉洁2015年15岁,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已有四年。这四年,她没有交过一个朋友,没有去外面玩过一次,家和医院是她仅有的生活圈子。邓玉洁家住兵团第十二师三坪农场,父亲邓华明2015年45岁,在一家饭店打工。母亲李静萍没有稳定工作,常年在家照顾生病的女儿。
上了一天课,当晚邓玉洁大病一场,躺在床上休息了三天。
突如其来的疾病,让邓玉洁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原本稀松平常的事她再也不能去做。“以前我有个特别好的同学,我们两个经常在楼下的小花园里玩,我生病后,开始她还偶尔来我家看我,后来担心加重我的病情就再也没来过,现在我们只是通过QQ联系。”
1月19日早上十点,自治区中医医院大十字分部住院部,“妈,今天下雪了吗?”病床上的邓玉洁渴望知道外部世界的变化。在邓家的窗台上,每天早上都能看到她趴在窗边,专注盯着撒欢的小狗、扎堆玩耍的孩子、最平常不过的人……这是邓玉洁每天早晨的“半个小时必做工作”,透过这扇窗户,她从春天看到冬天,从满眼绿色看到金及之后的白色。在生病之前,她从没想过要这样看世界,而现在只有这样看着,她才相信自己还活着。
邓玉洁已经读到了初三的课程,“但很多知识看不懂就过去了,我也从来没参加过考试,我最多是初一的水平。”邓玉洁说。
邓玉洁已经读到了初三的课程,“但很多知识看不懂就过去了,我也从来没参加过考试,我最多是初一的水平。”邓玉洁说。
邓玉洁:我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一直下去,我最舍不得是我的父母,跟他们在一起多久我都觉得不够。对了,每天爸爸下班来医院看我是我最期待的。
记者:我听说你想交个朋友,是有一些心里话是朋友之间的吗?
古文中不懂的字她先翻看书后的注解,如果注解里没有,她会上网去查,查不到就只能放弃,“刚开始,凡是课本里要求熟背的古文我全都会去背,但当天背会的东西第二天起床全部都会忘记,反复了几次,我现在干脆不背了。”
李静萍为了照顾女儿无法出门工作,一个农业种植户得知她家的情况后,给了她一份在家也可以完成的工作。“将裁成小长条,卷成直筒,大概一个手指那么粗,是用来套在南瓜花蕊上的,防止错误的授粉导致瓜果品质降低。两天能卷一大塑料袋,一袋50块钱。”是社区留给李静萍的旧报。这个工作很简单,邓玉洁看了几次也学会了,以前,学习完她就跟着妈妈卷纸筒。
随着病情的发展,邓玉洁的左腿和腹部开始剧烈疼痛,她越来越少有机会坐在沙发前陪妈妈卷纸筒。她现在走需要人搀扶,李静萍害怕女儿不小心摔倒或者碰在哪里,家中绊脚的、尖锐的东西都被她收了起来。
邓玉洁:不是,妈妈也很好,我觉得我还应该有个朋友。因为生病跟同学都疏远了,没有一个知心好友让我觉得挺难过,我一直想有个能陪我聊天的人。2014年去上学的时候,感觉自己和班里的同学有点不一样,好像差点什么才能融进去。
没有好友让我难过
“有人劝我再要一个孩子,但如果这样我肯定就没法照顾女儿了,而且现在的经济状况也不允许我再要一个孩子。”李静萍说,孩子现在是保守治疗,每日服药,医生的是移植造血干细胞,但是巨额的费用让他们无力承担。“我现在只想好好照顾女儿,让女儿活得开心快乐。我希望能多有些在家做的工作,这样就能多赚点钱给孩子治疗。”
2011年4月,在三坪农场子校念五年级的邓玉洁突然身体不适被送往医院,诊断结果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。患有这种病的人群免疫力较低,对正造不成任何的细菌、病毒对他们来说都是一场灾难。从此,邓玉洁离开了学校。
邓玉洁最喜欢学的是语文,物理和化学各种公式和符号让她看得很“糟心”,“完全看不懂,简直是。”
继续阅读
数学也是这样,李静萍说她和丈夫的文化水平都不高,小学的课程还能,但上了初中以后,很多东西他们也不懂,“有时候看着孩子为了弄懂一道题半天最后只好放弃,我们心里也特。”
邓玉洁:腿不疼,我就能下床了,我想到窗户边看一会儿。这两天总觉得闷闷的,但是我尽量让自己情绪好一些。其实我知道,得这种病最难过的是我的父母,我不能让他们再多一些担心。再说,我要是心情不好,病就更好不了。
“半个小时必做工作”后,邓玉洁拿出语文课本,认真地阅读起来,她很喜欢文言文,一句繁琐的话语用短短几个字就能概括,《木兰诗》是邓玉洁最喜欢的古文,“唧唧复唧唧,木兰当户织。不闻机杼声,惟闻女叹息……”说着,邓玉洁顺口背出了木兰诗,“其实后面的我都不太记得了,这个病让我疼痛,头痛最严重,我的记忆力现在很差。”
分享到
因为患病离开学校
突如其来的疾病,让邓玉洁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原本稀松平常的事她再也不能去做。“以前我有个特别好的同学,我们两个经常在楼下的小花园里玩,我生病后,开始她还偶尔来我家看我,后来担心加重我的病情就再也没来过,现在我们只是通过QQ联系。”
她的世界只剩父母
记者:你现在最想做的事是什么?
天天自学难见成效
没有好友让我难过
对话
李静萍曾动过给女儿请家教的念头,后来因为没钱只好放弃,“我没有工作,丈夫一个月工资只有三千多元,孩子的药费都不够。”
天天自学难见成效
2011年4月,在三坪农场子校念五年级的邓玉洁突然身体不适被送往医院,诊断结果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。患有这种病的人群免疫力较低,对正造不成任何的细菌、病毒对他们来说都是一场灾难。从此,邓玉洁离开了学校。
“我曾经赚了五千元治疗费。”这是邓玉洁最自豪的事。2014年,李静萍的一个朋友搬家,想在房中挂一幅十字绣,得知邓玉洁会绣十字绣,便把这个活拜托给了她,绣好后对方支付了邓玉洁五千元钱。
自从休学在家后,妈妈不再催她早起,也不再催她写作业,但这些曾经在她看来有些“烦”的事,现在她却有些想念。
“妈妈,我舍不得离开你。”邓玉洁经常对李静萍这样说。“女儿知道自己的病有多严重,她以前和我说没钱就不治了,她要回家,要开开心心地过完剩下的日子。”李静萍说着不禁泪流满面,“怪我们没本事赚钱给女儿看病,怪我们没给女儿健康的身体。”
上周五,她病发再次住院,因为疼痛连下床都很困难,于是她便每天“借”妈妈的眼睛望一会儿。
“有人劝我再要一个孩子,但如果这样我肯定就没法照顾女儿了,而且现在的经济状况也不允许我再要一个孩子。”李静萍说,孩子现在是保守治疗,每日服药,医生的是移植造血干细胞,但是巨额的费用让他们无力承担。“我现在只想好好照顾女儿,让女儿活得开心快乐。我希望能多有些在家做的工作,这样就能多赚点钱给孩子治疗。”
2014年9月,邓玉洁曾去过一天学校。按时间来说,她已是一名初三的学生,她的学籍依然保留着,班里也留着她的座位。学校的一切让她感到陌生又熟悉,老师讲的课程她完全不懂,但还是听得津津有味,她说这让她想起自己还没生病时。
四年里,邓玉洁没有交到一个新朋友,以前的同学和朋友也慢慢疏远,她的世界里逐渐只剩下了父母。
“半个小时必做工作”后,邓玉洁拿出语文课本,认真地阅读起来,她很喜欢文言文,一句繁琐的话语用短短几个字就能概括,《木兰诗》是邓玉洁最喜欢的古文,“唧唧复唧唧,木兰当户织。不闻机杼声,惟闻女叹息……”说着,邓玉洁顺口背出了木兰诗,“其实后面的我都不太记得了,这个病让我疼痛,头痛最严重,我的记忆力现在很差。”
自从休学在家后,妈妈不再催她早起,也不再催她写作业,但这些曾经在她看来有些“烦”的事,现在她却有些想念。
四年里,邓玉洁没有交到一个新朋友,以前的同学和朋友也慢慢疏远,她的世界里逐渐只剩下了父母。
上周五,她病发再次住院,因为疼痛连下床都很困难,于是她便每天“借”妈妈的眼睛望一会儿。
邓玉洁的谈吐并不像15岁的孩子,与社会脱节,长大的只有她的身体,她的还维持在11岁时的样子。在家里,陪伴她的是父母、电脑、电视和课本;在医院,则是医生和。
邓玉洁:腿不疼,我就能下床了,我想到窗户边看一会儿。这两天总觉得闷闷的,但是我尽量让自己情绪好一些。其实我知道,得这种病最难过的是我的父母,我不能让他们再多一些担心。再说,我要是心情不好,病就更好不了。
分享到
李静萍曾动过给女儿请家教的念头,后来因为没钱只好放弃,“我没有工作,丈夫一个月工资只有三千多元,孩子的药费都不够。”
邓玉洁:我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一直下去,我最舍不得是我的父母,跟他们在一起多久我都觉得不够。对了,每天爸爸下班来医院看我是我最期待的。
继续阅读
因为患病离开学校
古文中不懂的字她先翻看书后的注解,如果注解里没有,她会上网去查,查不到就只能放弃,“刚开始,凡是课本里要求熟背的古文我全都会去背,但当天背会的东西第二天起床全部都会忘记,反复了几次,我现在干脆不背了。”
对话
邓玉洁的谈吐并不像15岁的孩子,与社会脱节,长大的只有她的身体,她的还维持在11岁时的样子。在家里,陪伴她的是父母、电脑、电视和课本;在医院,则是医生和。
数学也是这样,李静萍说她和丈夫的文化水平都不高,小学的课程还能,但上了初中以后,很多东西他们也不懂,“有时候看着孩子为了弄懂一道题半天最后只好放弃,我们心里也特。”
“我曾经赚了五千元治疗费。”这是邓玉洁最自豪的事。2014年,李静萍的一个朋友搬家,想在房中挂一幅十字绣,得知邓玉洁会绣十字绣,便把这个活拜托给了她,绣好后对方支付了邓玉洁五千元钱。
记者:你现在最想做的事是什么?
1月19日早上十点,自治区中医医院大十字分部住院部,“妈,今天下雪了吗?”病床上的邓玉洁渴望知道外部世界的变化。在邓家的窗台上,每天早上都能看到她趴在窗边,专注盯着撒欢的小狗、扎堆玩耍的孩子、最平常不过的人……这是邓玉洁每天早晨的“半个小时必做工作”,透过这扇窗户,她从春天看到冬天,从满眼绿色看到金及之后的白色。在生病之前,她从没想过要这样看世界,而现在只有这样看着,她才相信自己还活着。
[收藏][打印][责任编辑:寇萱]亚心网讯(记者李莎莎报道)四年前,她爱玩、爱笑,喜欢画画、跳皮筋、打沙包、抓石子……现在,她只喜欢站在窗户前发呆。邓玉洁2015年15岁,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已有四年。这四年,她没有交过一个朋友,没有去外面玩过一次,家和医院是她仅有的生活圈子。邓玉洁家住兵团第十二师三坪农场,父亲邓华明2015年45岁,在一家饭店打工。母亲李静萍没有稳定工作,常年在家照顾生病的女儿。
随着病情的发展,邓玉洁的左腿和腹部开始剧烈疼痛,她越来越少有机会坐在沙发前陪妈妈卷纸筒。她现在走需要人搀扶,李静萍害怕女儿不小心摔倒或者碰在哪里,家中绊脚的、尖锐的东西都被她收了起来。
记者:快过年了,有没有什么新年愿望?
邓玉洁:不是,妈妈也很好,我觉得我还应该有个朋友。因为生病跟同学都疏远了,没有一个知心好友让我觉得挺难过,我一直想有个能陪我聊天的人。2014年去上学的时候,感觉自己和班里的同学有点不一样,好像差点什么才能融进去。
[收藏][打印][责任编辑:寇萱]
母亲有个心愿:能多几份在家的工作
“妈妈,我舍不得离开你。”邓玉洁经常对李静萍这样说。“女儿知道自己的病有多严重,她以前和我说没钱就不治了,她要回家,要开开心心地过完剩下的日子。”李静萍说着不禁泪流满面,“怪我们没本事赚钱给女儿看病,怪我们没给女儿健康的身体。”
记者:我听说你想交个朋友,是有一些心里话是朋友之间的吗?
李静萍为了照顾女儿无法出门工作,一个农业种植户得知她家的情况后,给了她一份在家也可以完成的工作。“将裁成小长条,卷成直筒,大概一个手指那么粗,是用来套在南瓜花蕊上的,防止错误的授粉导致瓜果品质降低。两天能卷一大塑料袋,一袋50块钱。”是社区留给李静萍的旧报。这个工作很简单,邓玉洁看了几次也学会了,以前,学习完她就跟着妈妈卷纸筒。
分享到
她的世界只剩父母
上了一天课,当晚邓玉洁大病一场,躺在床上休息了三天。
记者:快过年了,有没有什么新年愿望?
母亲有个心愿:能多几份在家的工作
邓玉洁最喜欢学的是语文,物理和化学各种公式和符号让她看得很“糟心”,“完全看不懂,简直是。”
[收藏][打印][责任编辑:寇萱]
“我最喜欢看快乐大本营了,可惜一周只有一期。”除了学习、看电视外,邓玉洁偶尔会画画,漫画书上的角色、电视里的小动物,随着她的画笔跃然纸上。
2014年9月,邓玉洁曾去过一天学校。按时间来说,她已是一名初三的学生,她的学籍依然保留着,班里也留着她的座位。学校的一切让她感到陌生又熟悉,老师讲的课程她完全不懂,但还是听得津津有味,她说这让她想起自己还没生病时。
“我最喜欢看快乐大本营了,可惜一周只有一期。”除了学习、看电视外,邓玉洁偶尔会画画,漫画书上的角色、电视里的小动物,随着她的画笔跃然纸上。